在版面中心的显著地方有编者的话:有句话说:女生发嗲,女性发骚。但“妖娆”二字向来为世人所曲解,大学者文怀沙先生过去说过:女性可以略输文采,不可稍逊妖娆。
其实,在女性的字典里头,“妖娆”是一种来自于天性本心的自然流露,是快乐女生的无拘无束漫不经心,是常识女人的质朴自然不事雕琢,是贤妻良母的温顺内敛善解人意,是古典女性的沉着细腻高雅浪漫。这所有跟浪荡跟妖冶无关。只有那些拥有妖娆的女性才是完整、真实和漂亮的女性。
那样,什么是妖娆?如何才能做个妖娆的女性? 旁边一位小玉女子的文章说:……妖娆就是女性魅力。如何才能有女性魅力呢?离得远远的粗糙,力求精致。 精致的女性未必细致玲珑、体态如燕;说话的声音也未必柔情似水、细若游丝;相貌也未必国色天香、国色天香。
看来,做一个妖娆的女性决非易事。由于妖娆不是学来的,更不是“秀”出来的,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。
我看到过不少如此女子,天生骨子里的妖娆和妩媚。如此的女性和念书多少无关,和常识修养无关,和出身背景无关,甚至和面貌是不是漂亮都无关。如此的女子随风走过,勾起的都是男性夜晚的梦幻。如此的女子是天生丽质,释放出来的气息让男性像蜜蜂追逐万里陶醉其中。
想来身为女性,多少都是会些妖娆的,这是女性的天性和自然。但可以真的做到“天性自然”这四个字却是难乎其难,难在传统礼教和社会对女性的种种禁锢。
古人教会女性曰:…着装裳旧如新,凡笑语莫高声,夫君话要适应,坐起时要端正,客进门要缓行,见生人急转身……等等。仅一本女儿经就把女性包裹得严严实实。
自古达官贵人有权有势,所娶的夫人无不知书达理,美貌如花、贤淑端庄,但可以流传经久的却不多见。皇帝的皇后们没几个有知名度,倒是那些名唤“媚娘”的女性们,“回眸一笑百媚生”,让皇帝们集“三千溺爱于一身”。
还有那些风流美貌,被唾为红颜祸水或为人不齿的青楼名妓者被世人广为流传,经久不息。其缘由就是前者被礼教所禁锢,端庄矜持地近乎虚伪。而后者则天性使然,或嗔或喜,或娇或啼,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。
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其实并非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,娇气任性,耍小心眼,还整天病歪歪的。虽然才情可爱,但那毕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。可是贾宝玉爱她,后来的不少男性爱她。为何?就由于她是大观园里最率真、最真实、最不虚伪、最不做作的女性。
现实日常,我有一个好朋友,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,天不怕地不怕,9岁就把他爸爸的吉普车开到树上去,12岁就暗恋大院里最美丽的女孩阿芳。他16岁选择了海员的生活,在大海上飘泊了近30年。是他深爱的女性支撑着他在海上的日日夜夜……多年后,他见到阿芳时却连她的手指头都没碰一下。
我问为何,他说,她太端庄了,太矜持了,端庄的像一尊神,矜持得像块冰。他怕亵渎了她的漂亮,还有的许对那矜持的反感。我相信他的真爱,但不相信这是不能相爱的原因。今天我了解了,是那个女性的端庄让他望而却步,是她的矜持让他退之千里。
到了现在,我四下张望,忽然发现我四周的好朋友几乎都离了婚。离婚的朋友中不乏大伙闺秀和常识新女人。越是出色的女人越是让男性退避三舍。这其中除去传统的男才女貌外,恐怕也不可以排除端庄矜持和妖娆的原因在内。
生活本身是非常真实的,一个不真实和做作的女性会让男性非常累,不堪重负,最后只好落荒而逃。
中午电视在播放东北秧歌,一个女孩美目流盼,扭动着腰肢舞蹈着“大女孩美来大女孩浪”,这个“浪”字恐怕也是妖娆的意思。大女孩由于美而浪,大女孩由于浪而美。
妖娆,实在是一个值得女性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一个梦想。